在我国解放战争的进程中,国民党的部分军队并没有表现出来很高昂的斗志,有很多的国民党士兵和军官被俘虏牛弘配资,他们被俘虏之后并没有遭受到折磨反而是遭到了优厚的待遇。
还有部分国民党的高级军官和有军事才华的军人得到了发展和学习,在解放之后受到重用,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今天说的这位解放后的军长就是属于后者,他一开始只不过是国民党军队的一个普通士兵,后来在一次战役中被俘虏随即加入了共产党的队伍,解放后被安排到军事学院学习步步稳升最后做了军长,这位军长就是徐惠滋。
当时为了解放全东北我东北野战军包围了当时的国民党军队东北“剿匪”指挥部的所在地同时也是东北境内最大的城市——沈阳。国民党的“剿匪”总司令卫立煌将沈阳的守城任务,交给当时的第8兵团司令官兼沈阳守备兵团司令官周福成后,乘专机仓皇出逃北平。
面对着兵临城下,自己的司令长官出逃国民党的军队自然是心无斗志,随着围城部队指挥部的一声令下,我军第12部队从南面突破;第1、第2纵队从沈阳的西面、西南面突破牛弘配资,所有的独立师从北面和东面突破。
展开剩余74%面对着我军的英勇进攻,国民党军队的心理防线和战场防线瞬间土崩瓦解,我军不费吹灰之力就进入了沈阳城的内部,并且抓获了大批的俘虏,其中就有徐惠滋。徐惠滋是被谁俘虏的呢?那也就是他在当上军长以后的副军长——黄达宣。
当时的黄达宣还是第2纵队尖刀连的连长,带领着自己的部队作战极为英勇,并且在大西门里靠着沈阳故宫不远处的一个小楼里,一举擒获了当时沈阳城内国民党军队的最高指挥员周福成,和他手底下的一众高级官员立了大功,受到了纵队司令的点名表扬。后来黄达宣想扩充自己的兵力,于是就在俘虏兵中挑选士兵加入自己的尖刀连。
黄达宣挑来选去最后看中了当时还是一个机枪手的徐惠滋牛弘配资,黄达宣当时问徐惠滋要不要参加自己的尖刀连,但是徐惠滋却拒绝了,徐惠滋认为沈阳解放了也就意味着整个东北都解放了,既然整个东北都已经解放了,那么自己当兵还有什么意义呢?于是徐惠滋当时说他不想当兵了,他想回家。
黄达宣看中了这个人高马大清清秀秀的小伙子,也看出了他心中的困惑,于是对徐惠滋说:东北解放了可是全中国还有很多的地方并没有解放,还有很多的老百姓并没有结束战乱的生活。
这几句话点醒了徐惠滋,点燃了他心中的家国情怀,中国还有那么多的地方没有解放,百姓还没有安居乐业自己身为军人又怎能卸甲归田?于是徐惠滋决定加入黄达宣的尖刀连,一起解放全中国。
后来因为部队改编,徐惠滋和黄达宣两个分开了,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徐惠滋守土卫国的志向。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徐惠滋随志愿军进入朝鲜作战,可能是受到了黄达宣的影响,也是他自己的自身性格原因,徐惠滋在朝鲜作战期间英勇杀敌,特别是在防御战中表现出色立功无数。
后来党和国家发现徐惠滋是一个可塑之才,于是在他回国之后被派往军事学院学习。在军事学院期间徐惠滋刻苦认真努力提升自己的军事理论水平,也是因为自己的认真他的职位也稳步提升,一直做到了军长。
当时的黄达宣是39军的副军长,早就听说有一位军长要过来上任,但是并不知道是谁,直到徐惠滋前来上任,才知道了原来军长就是他当年俘虏,并且邀请进自己部队的徐惠滋,两位老战友相见倍感亲切,徐惠滋和黄达宣两个人紧紧握着彼此的手,徐惠滋称呼黄达宣为老连长,黄达宣则说:好小子,当年没看错你。
总结:可能有的看官会说黄达宣原来的俘虏做了自己的上司黄达宣不会心存不满吗?答案是否定的。
虽然徐惠滋是黄达宣的俘虏,但是两个人共同参加过很多的战斗,他们之间的战友情格外的深厚,而且他们两人作为当时军队的高级干部又是老革命,一心只想为我国的军队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牛弘配资,所以两个人之间根本不会存在隔阂。
发布于:天津市汇丰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